PROJECT
INTRODUCTION
项目介绍
产品名称
武汉市蔡甸区桐湖香荷生态农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
产品描述
![]()
规划鸟瞰图
一、项目概况
(一)规划背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建设从无到有,从小范围试验到大面积实施,使全国各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农业的技术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对农业产业的越来越重视,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规定要加大相关政策衔接力度,争取“农家乐”经营户减免营业税政策,休闲农业场所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品享受免税政策,休闲农业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收费政策。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都市是繁华的,惟其繁华,所以喧嚣。面对喧嚣的城市,城市环境的污染,人们对慢时间、慢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桐湖香荷生态农业园正是提供放慢生活脚步的所在。
项目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的桐湖农场, 距离沌口经济开发区约1小时车程。 项目区以东直线距离11.8公里为京港澳高速;以北直线距离8.7公里为汉宜高速;紧邻老汉沙公路以及新318国道。
二、规划研究
(一)规划定位
规划借助于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契机以及地方农业发展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依托项目的田园资源,把该项目打造成华中地区一流的集农事体验、养生居住、旅游度假、休闲服务于一体的体验式生态农业园。
蔡甸区桐湖香荷生态农业园以农业作为依托,逐渐向旅游、文化、商业等多领域渗透,打造“三产带一产,一产三产化”的复合型生态农业园。
地域市场划分——先期锁定香荷生态农业园所在的蔡甸区及武汉市城市人群,进而辐射湖北、华中地区乃至全国。
一级市场(基础市场):蔡甸区及武汉市
二级市场(重点市场):周边临近城市及省内其他城市
三级市场(机会市场):国内其他城市和海外机会市场
群体市场划分——高端休闲消费群体、家庭群体、 老年群体、旅行社及单位。
(二)规划理念
结合农业园的背景之初提到,人们对慢时间、慢生活的渴望,想远离都市生活的紧张压力,汲取国外 “慢活”风的生活方式,倡导放慢生活节奏,让精神和身心都得到放松,放慢速度,关注心灵成长。 同时保持绿色田野、空气清新及低密度空间,融入农业科技、展示、创意、时尚、智慧等元素,营造一种私家后花园的家乡氛围。综上所述,本次规划理念定义为“养心慢活,绿色水乡”。
(三)规划策略
科技“领”园——数字农业
通过数字监控中心,对园区的蔬菜种植进行监控,可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
产业“立”园——优一强三
园区形成一心三园的发展格局,发展核心、设施大棚认种单元和水稻种植认种单元,围绕发展核心形成紧密包围式。
生态“美”园——生态驳岸
园区路渠较多,沿着主要干道的路渠采取生态驳岸的形式,可以提高渠道的景观效果;在园区的水生蔬菜种植区,采取缓坡入水式的生态驳岸形式,使其兼具生物净化和美观的功能。
文化“活”园——莲之香
莲之香:充分利用园区水塘,发展水生植物、湘莲等种植,挖掘蔡甸区莲藕文化,形成以莲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出发来探寻莲文化。
听莲园——采莲园——亲莲园——咏莲园——识莲园——赏莲园
三、规划布局
![]()
规划总平面图
四、规划评析
(一)与政策的紧密结合
“家庭农场” 是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桐湖香荷生态农业园已进入整体施工阶段。
(二)本土文化的植入
蔡甸的莲文化是蔡甸区的主要文化之一。园区以莲文化为切入点,对本土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特征进行分析,以其独特的莲文化风情给游者鲜明的体验与映象。
园区将蔡甸莲文化发挥至极致,从听莲园、采莲园、亲莲园、咏莲园、识莲园到赏莲园,把莲文化的各项娱乐活动植入园区。它浓缩着蔡甸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是传播和弘扬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项目设置的落地性比较高
在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项目区现状及可操作性,设施种植与露地种植面积的黄金搭配,充分考虑后期管理及运营,合理利用地形,做到寸土寸金。
|
关键词
上一篇
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
汉南区湘口街水产养殖示范园概念性总体规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