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INTRODUCTION
项目介绍
产品名称
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
产品描述
![]()
一、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于湖北省中东部,黄冈市团风县西南部的回龙山镇梅家墩村,占地面积2733.5亩。
基地西接江北一级公路,距黄冈市区、农业科学院总部约15公里,25分钟车程;距武汉市约110公里,仅90分钟车程;位于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两小时出游圈内,项目区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二、规划研究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的平台,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农业科技园区4000多个,其中获农业部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有37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有600多个,其余为省、市级的农业科技园区。
通过对国外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国内山东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农业科技园区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汲取国内外产业园区的成功做法,结合本项目地实际情况,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功能定位为:
1、具有国家示范意义的农业先进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
2、华中地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性示范中心;
3、黄冈市现代高新农业科技研发、孵化中心;
4、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普展示基地及农产品服务基地。
“农业为主,全面发展”是黄冈市农业科技示范园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基于“本着农业做农业、 本着农业做大农业、本着农业做现代强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产业发展模式定位为圈层式发展模式:
第一层次主要是园区的现代高新农业科研与科普示范,这是园区产业之核心;
第二层次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
第三层次主要是指服务业,包括商务咨询、风险投资、教育、培训、会议会务、市场推广等。
三、规划策略
为了解决现代农业的核心诉求,本规划针对现代农业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
(1)数字农业体系:将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融入农业生产、销售、监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数字农业的发展,将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两型农业体系: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为重点 。两型农业系统的建设,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品牌支撑。
(3)旅游农业体系:在农业产业支撑下,打造农耕文化展示、农业科普教育、滨水休闲农业等农业旅游产品。旅游农业体系的形成,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4)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主要采用垃圾的分类处理、农业有机肥代替无机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合理处理,生态湿地的打造等方法来保护园区的生态环境。通过这些生态保护措施,为园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以上四大策略共同体现了园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
四、规划布局
(一)规划分区
通过空间整合,规划为“两轴八组团”的布局结构。
两轴即是沿园区两条一级主干道为轴线的景观主廊道,八组团为八个农业科研示范基地。
![]()
规划结构(自绘)
(二)功能分区
形成“一个综合服务区+一个花卉苗木交易中心+一个科普展示基地+八个农业科研示范基地”
![]()
功能分区(自绘)
![]()
规划总平面图(自绘)
五、规划评析
(一) 特色与创新
《黄冈市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园区已进入整体施工阶段。笔者认为,黄冈市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有效案例,其主要特色是:突出黄冈地域特色、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彰显农业示范功能。规划在现代农业科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融入了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工艺、新模式,为其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二)问题与不足
园区为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内需要展示的信息量比较大,且农业产业门类众多,但是2733.5亩的园区面积会使空间局促,因此在重点定位、突出特色方面有所不足,在选择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走专业化发展、产业链延伸的扩张之路上仍有待加强。
本项目以科研为主、休闲农业为辅,目前,园区除了核心功能科研科普功能体现得比较好之外,其它的功能体现较为薄弱,如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相关的配套不足,不能以方便游客为本,合理布置。另外,园区项目活力不够,园区休闲农业以科普教育为主,且以展示为主,互动体验项目较少,发展观光旅游后劲不足。
|
关键词
上一篇
武汉黄陂六指林业产业示范园项目
武汉市蔡甸区桐湖香荷生态农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