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城址保护与环境整治三期立项材料
所属分类:
项目区实景图 唐崖土司城位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咸丰县尖山乡(现更名为唐崖镇),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17世纪-18世纪初),占地规模约80公顷,为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治所。唐崖土司历史上多为长官司这一等级较低的土司,管辖领地约600平方公里。这座土司城现存遗址东西长77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57.75万平米,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
联系电话:
详情介绍
![]() 项目区实景图
唐崖土司城位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咸丰县尖山乡(现更名为唐崖镇),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17世纪-18世纪初),占地规模约80公顷,为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治所。唐崖土司历史上多为长官司这一等级较低的土司,管辖领地约600平方公里。这座土司城现存遗址东西长77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57.75万平米,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土司城遗址。
2015年7月4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投票表决,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的”中国土司遗产“项目申遗成功。这是我国拥有的第48处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湖北继武当山道教建筑和明显陵之后,时隔15年以来拥有的第3处世界文化遗产。
我院承接唐崖土司城址申遗后首次的城址保护与环境政治规划工作,对遗产区内大型植物的根系对城墙遗迹及建筑基址等土质遗存已造成的破坏,结合当地农业结构调整、遗址景观规划要求和历史植被恢复进行作物品种种植专项设计,结合遗址保护等级及现状情况,划分不同等级绿化及主题绿化区,改造现状植被对遗址破坏,把握正确的、武陵山区土家族土司的文化历史价值的审美标准,平衡保护与美化间的关系,根据遗址优化唐崖土司城址对外展示环境,提升现状标志导向系统,满足对外展示开发条件,使其旅游内涵与其世界遗产内涵相吻合。
![]() 绿化改造分区图
![]() 重点保护绿化区绿化设计图
![]() 一般保护绿化区绿化设计图
|
关键词:
综合体概念规划
农业规划
景观设计
工程设计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