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三叉路细李湾美丽乡村修建性详细规划
所属分类:
一、项目概况 (一)规划背景 近年来,凤凰镇按照“建设新型生态农业大镇、文化旅游名镇,建成新洲邾城绿色产业拓展区和武汉市休闲后花园,打造成新洲、红安、麻城金三角知名重镇”的发展定位,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村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逐步提高。但与新型城镇化要求相比,基础设施建设还显滞后,不少村湾
联系电话:
详情介绍
![]() 一、项目概况
(一)规划背景
近年来,凤凰镇按照“建设新型生态农业大镇、文化旅游名镇,建成新洲邾城绿色产业拓展区和武汉市休闲后花园,打造成新洲、红安、麻城金三角知名重镇”的发展定位,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村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逐步提高。但与新型城镇化要求相比,基础设施建设还显滞后,不少村湾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为推进村湾环境的综合提升、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各项社会事务的全面进步,街道党工委经过慎重研究、调研论证,认为三叉路村目前不是村湾环境整治最好的村,但基础条件和潜力是最好的,因此,决定优选花卉苗木产业基础较好的三叉路村申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二)规划思路
首先,在明确规划目的的前提下,从现状调查与分析入手,对村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总结村庄发展的现状特征、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提出本次规划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及相应规划策略。然后,确定规划目标,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与措施,以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秉承“注重村民参与,尊重村民意愿”的规划原则,村民参与贯穿于实地调研至规划实施的全过程。
二、规划研究
(一)规划定位
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进一步探索新农村建设思路,做到以点带面,科学推进,把三叉路村细李湾建设成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明特色乡村,把三叉路村细李湾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二)规划理念
“流芳细李,古韵乡村”
(三)规划策略
(1)生态景观提升,营造原生田园景观环境——以生态建设为基础,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进行依形就势,因地制宜地规划,保护细李湾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完整的风水格局。注重村容景观的打造和生态廊道的建设,将原乡的生态田园气息融入村舍环境,房前屋后体现“微田园”景观。
(2)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湾落特色产业——立足现状特点及村湾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将三叉路村细李湾土地资源、特色花卉苗木资源和田园经济产业资源进行集约化整合,积极引入农业新技术,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延伸农业产业链,适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三叉路村现有赏花资源、民俗文化及旅游业基础,挖掘细李湾建筑及文化底蕴,开拓湾落手工艺品制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湾落及村域内一二三产的联动发展。
(3)地域文化引领,营造古韵乡村风貌——将凤凰镇深厚地域文化和鄂东民俗文化进行有机融合,通过保留和修缮现有民居,提炼本土化的鄂东特色古村风貌;通过挖掘地区性的独特文化氛围,多角度保留传承地方乡土习俗和文化本底;通过民俗文化的艺术展示和体验型项目的设置,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传统民俗的文化熏陶。从而为都市人打造一个真正可以寻找童年乡村记忆和回归心灵深处那抹深深乡愁的原乡田园胜地。
(4)旅游配套完善,创建产业链完备的特色美丽乡村——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以留住游客。通过完善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及环境,增设农耕体验、手工艺体验、蔬果采摘等体验项目,全面实现湾落景区化、旅游标准化、产业联动化的发展模式,促进村庄旅游经济发展。
三、规划布局
![]() |
关键词:
综合体概念规划
农业规划
景观设计
工程设计
留言咨询